念地藏菩萨名号,增长意根的力量(梦参长老)

梦参老和尚开示 2024/02/01


这是地藏菩萨的方便法门

 
梦参老和尚 讲解
 
【若人虽学如是信解。而善根业薄。未能进趣。诸恶烦恼不得渐伏。其心疑怯。畏堕三恶道。生八难处。畏不常值佛菩萨等。不得供养听受正法。畏菩提行难可成就。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。】
 
地藏王菩萨说若是有人“虽学如是信解”,学信、学解,你虽然学信解,但是善根不够,恶业很多;善根薄弱,修道的时候,进度就慢得很,就不快,没有利根的快;所以烦恼起了,你降伏不住。我们现在对我们的心里起的烦恼降伏不了,而且还不认识烦恼。连烦恼还不认识,怎么去降伏它?
 
例如说我们觉到了这个不对,前念起恶,别再起念头了,把它断了吧!要能断的是利根,觉知前念起恶,止其后念不起,这是有善根的。觉知前念起恶而相续不能断,或者是觉了我前头念头不对,离了生死道远,我马上能止住,这是不错的了。就怕随着业转,随着下去。类似这样子,应该怎么样修习呢?渐渐降伏,渐渐降伏它。
 
但是他的心怀疑胆怯,“怯”就是不勇猛。同时怕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,很畏惧三恶道,假使这生堕落下去,堕落三恶道里头又怎么办?或者生到八难处——生到八个没有佛法的地方——没有佛法地方,你生去了遇不到佛法了,遇不到佛法了前途就困难了。
 
什么叫八障碍呢?生到地狱道,堕落地狱道还能修行吗?法也闻不到。饿鬼、畜生、北俱卢洲闻不到佛法,长寿天、盲聋喑哑——盲聋喑哑怎么样学佛法?学不了。还一种很聪明,世智辩聪,自作聪明,不相信佛法。还有生在佛前、生在佛后。那叫八难。咱们现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了——释迦牟尼佛之后;弥勒佛还没降生——弥勒佛之前,咱们都在八难之一,佛前、佛后。
 
但是我们又有佛法可闻,我们能现在还能学习《地藏经》,这是特殊法门,这个难我们算免了一半——有佛法可闻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叫“末法”——我们的心不是那么纯净的了,很难得降伏,入道修道障碍比较多,很困难。我们不能相信一实境界,信解心起不来。在圆教的名字位,我们也入不了,不能称为“圆人”。信圆教法的人就叫圆人,圆人无所不圆。咱们这个知见简直圆不了,别别扭扭的。
 
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呢?看人家都不对,总觉着自己不错,这是最主要的。最主要的障碍是不虚心,不能尊重一切法,也不能尊重一切人,我们那个圆的解悟怎么能生起?就是知道一切境界都是心,心外无法,要能有这个信仰力就不得了了,这叫“圆解圆闻”。那么染情很厚,又怎么办呢?
 
【应于一切时一切处。常勤诵念我之名字。】
 
地藏菩萨最后教授我们:你什么都学不成,什么都没办法,那好了,你就念我的名字就好了,就念“南无地藏王菩萨”就行了,先把灾难消了,完了就进入了。
 
在最后说,“若人虽学如是信解”,“善根业薄”,善业薄,不能向前“进趣”,“诸恶烦恼”不能渐渐消失,降伏不住;怀疑心很重——哎呀,佛道长远,一看入个信心都要修那么长时间,生退心了,胆怯;但是又害怕,怕堕到三恶道,又害怕堕到八难。说菩提道长远成就不了,有这些种种恐怖、种种障碍,要对这样人该怎么办?
 
“应于一切时一切处”,常勤诵念我的名字。没别的办法,这是地藏菩萨提出一个方便法门——修什么也修不进去,那好了,你就念我的名字好了。还不会念吗?“应于一切时一切处”,常勤诵念我的名字。但是不要间断,念我的名号念久了,地藏王菩萨加持你,能可让你心不散乱,能够得定。先把心定下来,再说第二步。
 
【若得一心。善根增长。其意猛利。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。与己自身。体性平等。无二无别。不生不灭。常乐我净。功德圆满。是可归依。】
 
这个时候“若得一心”,这心念纯熟了,念地藏菩萨名号,假地藏菩萨加持力,你心妄想少了,正念多了,善根增长了,那意念就猛利了。意念猛利了,就不光称我的名号了,还进一步修,“当观我法身”。我的法身就是一切诸佛的法身,也是你自己修行人的法身。法身无二、没差别,十方诸佛、十方一切众生法身是同的,因为体性是平等的、“无二无别”的、“不生不灭”的。“常乐我净”,功德圆满,是可归依”,这个大家都懂了。

就是常勤念我的名字,能把你昏沉散乱消除。因为你念名号念久了,你的意根增长力量了,那个跟一实境界渐渐就相应了,可能信得进去了。但是你要常时思念观察地藏菩萨,观察地藏菩萨就是观察一切十方诸佛。因为地藏菩萨的心是如来的体性,跟十方诸佛无二无别;十方一切诸佛跟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一个心,没有两个心。
 
心是一个,只是迷、悟,迷了、悟的这就差别大了。一切众生是迷了,十方诸佛是悟了,但是本性没差别,迷也是这个性,悟也是这个性。这个体性从无始来就不生,也不生也不灭,是永远常住的,永远常住就不灭。我们也具足,永远不会灭。是常法,没有对待的,没有什么苦受、乐受,永远是乐的,众生的体跟诸佛的体是“常乐我净”的。差别呢,两个字,一个迷,一个悟。因为我们迷了,把这都失掉了,悟得就恢复了。

——节选自 梦参老和尚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讲记

<返回上一页